第1048章 鋤奸大會(二十八)

-

古語雲“千裡之堤,潰於蟻穴。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煙焚。”

對於將名聲與信譽看的比性命更重要的江湖人而言,僅憑清風與雲追月“曖昧不清”的微妙關係,足以摧毀其辛辛苦苦幾十年樹立的“言而有信”、“行不逾方”的光輝形象。

千不該、萬不該,清風不該利用雲追月這柄“雙刃劍”為自己搭橋鋪路。

對此致命隱患,清風一直慎之又慎。依照他最初的想法,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輕易掀開雲追月這張底牌。這也是他剛剛推舉人證時隻說秦衛,卻對雲追月隻字不提的原因。

怕的就是畫蛇添足,枉生變數。

可清風萬萬冇有料到,自己尚未下定決心將雲追月拖下水,他竟主動撕開“遮羞布”,跳出來替自己站腳助威。

清風認為雲追月礙於蕭芷柔的情麵,肯定不希望當眾挑明與自己的關係。因此,當雲追月毫無預兆地挺身而出時,清風難免有些措手不及,以至千頭萬緒,雜亂無章,短時間內難以理清利弊得失。

可笑的是,清風尚未辨清局勢,自詡胸有成竹的孤日、孤月已信心滿滿地與雲追月一唱一和,將躊躇不決的清風硬生生地拽入無法回頭的窘迫境地。

彼時的清風,再想反悔無異於自己打自己的臉。再加上雲追月裝模作樣地“討價還價”,騰三石、蕭芷柔等人煞有介事的“義憤填膺”,直令進退維穀,心神不寧的清風稀裡糊塗地信以為真,不知不覺踏上雲追月的賊船,自此再無全身而退的機會,隻能一條道走到黑,最終落得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麵。

常言道“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”。清風老謀深算,本欲借雲追月替自己留一招後手,卻不料聰明反被聰明誤,非但冇有將雲追月玩弄於股掌之間,反而被他算計的啞口無言。

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,令清風羞憤不已,哭笑不得。

此刻,清風知道無論自己如何狡辯,都不可能挽回幾成定局的形勢,更不可能打消眾人心頭的疑慮。

畢竟,自己剛剛與雲追月的一拍即合有目共睹,臨時反口……實在丟臉。

“哈哈……”

就在謝玄、騰三石、秦苦、薛鬍子等人不依不饒,窮追猛打之際,身處漩渦中心的清風突然仰天大笑,令神思迥異的眾人紛紛一愣,無不麵露愕然。

“好好好!好一個大偽似真,大奸似忠的雲追月,想不到竟連老夫也被你騙得團團轉。”清風強顏歡笑,言不由衷,“隻為一個永遠不可能得到的女人,竟然心甘情願地棄自己的安危與宗門的前程於不顧。佩服!實在佩服!”

“如此說來,你承認自己與雲聖主事先勾結?”洵溱伺機發問。

“是又如何?老夫身為中原武林盟主,一心以大局為重。非但對臭名昭著的雲追月不計前嫌,反而給他一次棄暗投明的機會,有什麼問題?”清風發出一道滿不在乎地冷笑,“隻可惜,雲追月天良喪儘,執迷不悟,根本不懂得珍惜老夫給他的機會,執意與柳尋衣、謝玄、騰三石、蕭芷柔狼狽為奸,自尋死路……”

“清風!”騰三石虎目一瞪,厲聲斥責,“死到臨頭,你以為現在還會有人相信你的胡攪蠻纏?老夫勸你主動承認自己的罪過,乖乖束手就擒,不要再做無謂的反抗。”

“這句話應該由老夫送給你們!”清風麵色一正,沉聲道,“歸根到底,你們都是一丘之貉,任爾等陰謀詭計層出不窮,也無法抹去你們與異域外族相互勾結的事實。你們以為巧舌如簧就能混淆視聽?你們以為靠雲追月耍一些小聰明就能拆老夫的台?真以為天下英雄是瞎子不成?”

言儘於此,清風枉顧麵麵相覷的眾人,徑自走到玄明、殷白眉、鐘離木、唐轅四人麵前,大義凜然地拱手問道:“事已至此,多說無益。四位,你們可否願意身先士卒,為天下英雄做表率,助老夫一臂之力,將這些裡通外國的亂臣賊子一網打儘?守護我中原武林不受外族襲擾?扞衛我華夏正統不遭蠻夷迫害?”

“這……”

休看清風說的冠冕堂皇,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。清風此舉已是氣急敗壞,甚至有狗急跳牆之嫌。他想趁自己尚有一絲威望,儘可能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,打著“武林盟主”的旗號,以“懲奸除惡”的名義與柳尋衣一夥拚個魚死網破。

畢竟,時間耽擱越久,局勢對清風越不利。

一旦天下英雄聽信柳尋衣一夥的“蠱惑”,令清風失去武林盟主的地位,那時的後果纔是真真正正的不堪設想。

雖然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,並且勝負未知的豪賭,雖然清風極不情願出此下策,更不甘心豁出自己的性命與他們混戰廝殺,但至少……現在的他尚有一搏之力,尚有反敗為勝的機會,不至於身敗名裂,束手待斃。

清風想的很清楚,今日最壞的結果無非一死。但他至少可以名垂千古,為自己博得身後美譽,為武當留下名門正派,長盛不衰的機會。

當然,一切的前提是他能以中原武林盟主的身份號令群雄,向柳尋衣一夥發起這場“扞衛正義、懲奸除惡”的討伐。

“名正言順”四個字,正是謝玄極力阻止柳尋衣意氣用事,千方百計地與清風鬥智鬥勇的根本原因。

清風本以為秦衛與雲追月能坐實柳尋衣的“不赦之罪”,卻不料局勢一變再變,非但令其優勢漸失,反而頹勢儘顯。

此時此刻,留給清風“笑到最後”的機會已然不多。如果他再瞻前顧後,猶豫不決,企圖“以理服人”,下一步……他極有可能失去最後的籌碼。

到時,縱使他想以死相拚,恐怕也是有心無力。

至於被清風攥在手中的最後籌碼,無非是柳尋衣與少秦王不清不楚的曖昧關係。

最重要的是,近在咫尺的洵溱,恰是清風迫使柳尋衣不顧一切地與自己“血拚”的要害,更是他興師討伐的最大藉口。

不得不說,這場“鋤奸大會”雙方針鋒相對,奇招頻出,令勝利的天平左右搖擺,亦令青石廣場上的局勢一變再變,鬨到這一步皆已耗儘心神,精疲力竭。

同樣,柳尋衣、洵溱、謝玄、騰三石、蕭芷柔、雲追月費儘心機地將清風逼到這一步,也實屬不易。

雙方在你來我往之間屢次三番地發生激烈矛盾,險些釀成钜變,終究被各自的理智生生剋製。

時值此刻,誤中圈套的清風終於忍無可忍,於是在反覆權衡之後決意率先捅破這層窗戶紙,欲豁出一切與柳尋衣一決生死。

勝敗,在此一舉。

然而,清風雖然狠下決心將生死置之度外,但身為他的“盟友”,玄明、殷白眉、鐘離木、唐轅卻左右為難,進退不決。

他們並非貪生怕死,而是對清風的一再隱瞞深感不滿。

畢竟,被人利用的滋味極不好受,尋常人尚且心懷芥蒂,更何況玄明、殷白眉這些位高權重,獨掌一方的大人物?

似乎看出玄明幾人的猶豫,清風眉頭一皺,再度逼問:“怎麼?莫非你們心生怯意?不敢與這些武林敗類為敵?”

“清風盟主,並非我等不遵號令,隻是今日的爭論尚存諸多疑點,洛盟主的真正死因尚未查清,如果貿然激起爭鬥……是不是有些草率?”

“天瑾之死姑且不論,他們與少秦王暗中勾結可是鐵證如山,無從狡辯。”清風朝遠處的洵溱一指,頭也不回地說道,“洵溱是少秦王的心腹,此事人儘皆知。剛纔,謝玄已親口承認自己暗通少秦王,柳尋衣更是毫不避諱地袒護洵溱,這些你們都聽的清清楚楚。難不成……你們見亂臣賊子人多勢眾,於是心生怯懦,故意在此指東道西,裝聾作啞?”

被清風當眾揶揄,玄明幾人無不心生唐突,老臉泛紅。

“清風盟主所言甚是!冤有頭、債有主,我們絕不會錯殺一個無辜,也不會放過一個奸賊。”孤日沉聲附和,“剛剛謝玄欲大包大攬,以死謝罪……好啊!倘若他真有誠意,即刻出手殺死洵溱妖女,然後再拔劍自刎。若能如此,我們就相信柳尋衣受人矇蔽,一時糊塗才與少秦王勾結在一起。至於他的‘勾結外族,圖謀不軌’之罪……也可以暫時不予追究,如何?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早就知道你們在逢場作戲,矇騙世人。”見謝玄閃爍其詞,孤月不禁冷嘲熱諷,而後伺機慫恿眾人,“諸位,現在你們應該看清楚究竟誰纔是光明磊落的君子?誰又是虛情假意的小人?”

“你……”

“如果與少秦王交朋友就是勾結外族,圖謀不軌?就要被你們判以十惡不赦的死罪,恐怕今天該‘以死謝罪’的……遠遠不止謝玄與柳尋衣。”

未等柳尋衣開口駁斥,一陣戲謔的笑聲陡然自半空傳來。

緊接著,一襲白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掠過眾人頭頂,伴隨著陣陣驚呼,來人倏忽而至,於青石廣場上空詭異懸停,身如柳絮般搖搖擺擺、慢慢悠悠地飄落在劍拔弩張的廣場之中。

“這人似乎看著有些眼熟?”

“不錯,好像在哪兒見過……”

“我想起來了!前年在華山之巔,此人曾與洛盟主、金塢主他們力爭武林盟主的寶座。”

“是了!此子年紀輕輕,孑然一身,卻能與一眾梟雄分庭抗禮,在武林大會上大顯神威,技驚四座。”

“不知諸兄說的是……”

“當今武林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巔峰,常年占據龍象榜第一位的天之驕子……吳雙。”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