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龍盤虎踞

-

柳尋衣與淩青一行,於八月二十五抵達華山鎮,在東善商會旗下華山客棧落腳。

華山客棧,又稱“七星樓”,是華山鎮最大的客棧。

顧名思義,七星樓,高七層。除一層大堂之外,每層有客房十五間。並且無一例外全是上房,價錢不菲。

依照沈東善的吩咐,為免武林不同派係之間發生爭鬥,故而將二、四、六層讓於北派武林,三、五、七層讓於南派武林。

凡前來住店的江湖人,夥計必先詢問來自哪裡?秦淮以北視為北派,反之視為南派。

如此劃分,雖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,但卻難以徹底杜絕彼此間的爭鬥。

行走江湖者,大都桀驁不馴,性烈如火,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。

自柳尋衣住進華山客棧之後,短短數日光景,客棧中已發生數十次大大小小的爭鬥,無論白天黑夜,動輒便是一通“叫板”。

輕則唇槍舌戰,亦或三拳兩腳地切磋一下。重則刀光劍影,甚至呼朋喚友在客棧中肆無忌憚地來一場廝殺。

這種摩擦,越是臨近九月初九,便越發頻繁。

苦不堪言的客棧掌櫃,經營十幾年所更換的桌椅板凳、茶碗杯碟,也冇有這幾天砸爛的多。

好在沈東善有先見之明,提早吩咐七星樓的掌櫃,凡是砸爛、打壞的東西,一律上報商會,不必自行承擔損失。

更有意思的是,沈東善曾鄭重提醒掌櫃、夥計,絕不能向江湖人士索要賠償,以免自討苦吃,甚至危及性命。

依照去年在河西定下的規矩,“論劍台”規模有限,容不下數以萬計的江湖中人,故而由少林、武當共同在華山腳下設一道“門檻”。

除江湖上有名有姓的門派、世家之外,其他人若想參加武林大會,必先與“守門檻”的弟子切磋幾招。

武功出眾者,方能拿到上山參會的請帖。武功不濟者,隻能去主峰四周的山上遠遠觀望,不得登上論劍台。

“守門檻”的弟子,大都是二流高手。換言之,若想上山觀戰,除非出自“江湖大戶”,否則武功必須達到二流高手之列。

至於門派、世家,也不能隨意率眾上山。依照去年定下的規矩,一派掌門最多帶三十名弟子隨行,任何人不得僭越。

華山上,沈東善修葺彆院、廂房數百間,專供參加武林大會的江湖人士落腳。

然而,為保武林大會的周全,避免有人提前上山設伏。自年初開始,沈東善便命人封鎖華山,直至九月初八早上,才能憑請帖正式放行。

因此,在九月初八之前,無論何門何派、何方高人,隻能在華山鎮落腳,而不能上山入住。

由於沈東善背後有賢王府、金劍塢及六大門派、四大世家的鼎力支援,因而其他人縱使再有怨言,也不敢破壞這條規矩,更不敢硬闖上山。

柳尋衣代表賢王府,自然不必去“門檻”求什麼請帖。因而這段時日,他一直在華山鎮暗中窺探來來往往的各門各派,以及前來湊熱鬨的江湖遊俠。

不久之後,洛天瑾將親臨華山,作為武林盟主最有力的競爭者,眼下不知有多少人想取他的性命。

為此,柳尋衣不得不再三謹慎,小心監視七星樓內每一個可疑之人,以求萬無一失。

自從進入九月,華山客棧的生意越來越紅火,絕非生意興隆,門庭若市可以形容。每日來來往往的江湖人不計其數,恨不能將客棧的門檻踢破。

正因如此,身為華山鎮第一大客棧的七星樓,為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名聲,於是將房錢一漲再漲,大浪淘沙似的將客人換了一撥又一撥。

但凡有資格留在華山客棧的,無一不是大門派、大世家,亦或腰纏萬貫,金銀珠寶信手拈來的江湖豪俠。

八月二十五,柳尋衣住店隻需八兩銀子一晚。時至九月初三,一間客房的價錢已漲到八十兩。

尤其是近兩日,隨著來華山的江湖人越來越多,房錢幾乎每日一翻。更有甚者,上午和下午都不是一個價。

東善商會的“生意經”一向運用的如火純情,今日的華山客棧也不例外。

可即便如此,來往於此的客人們,為凸顯自己的江湖地位,無不揮金似土,擠破頭往七星樓裡鑽。

看那架勢,似乎隻有住進七星樓,纔有資格登上華山,參加武林大會。反之,則要矮人一頭,低人一等,永遠隻是路邊的阿貓、阿狗。

昔日,華山鎮依附於華山派,曾曆經一段繁華。

然而,自從華山派落寞之後,華山鎮一落千丈,時至今日,已變成一個戶不足千的潦倒之地。

但武林大會重新召開,讓這座沉寂已久的小鎮否極泰來,轉衰為盛。原本日漸凋零的各行各業,在這一年中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復甦,重新綻放出活力。

尤其是進入九月,四麵八方聞風而至的江湖人士,少說也有上萬之眾。

外來之客數倍於鎮中百姓,以至於今時今日的七星樓,乃至整座華山鎮,絕非“熱鬨”、“喧囂”可以形容,說是“摩肩接踵”、揮手如陰”也毫不為過。

白天,無數江湖人湧向華山腳下,依次挑戰“守門檻”的弟子,隻求一張請帖。

晚上,人們回到華山鎮的各家客棧,吐沫橫飛地講述著白天發生的各種趣事。相熟之人勾肩搭背,把酒言歡,一直痛飲到天明。

也有一些“作奸犯科”之輩,喜歡晝伏夜出,企圖趁亂撈些好處。

小偷小摸自不必提,甚至一些江洋大盜不惜冒險前來,盜取金銀珠寶尚且是小,一試身手,令自己名聲大噪纔是根本目的。

殊不知,若能在武林大會期間做成一筆大買賣,必定一鳴驚人,一夜之間變成江湖中赫赫有名的“大人物”。

當然,福禍相依,誰也不能在大風大浪中獨善其身。

相比於“一戰成名”的幸運兒,“慘死他鄉”的倒黴鬼更多。尤其是圖謀不軌者,一旦被江湖義士捉住,結果隻有死路一條。

今日的華山鎮,名門正派、武林異教、英雄豪傑、江湖魔頭、閒雲野鶴、隱世高人、江洋大盜、阿貓阿狗……各色人等紛至遝來,龍蛇混雜,牛驥同皂,虎踞龍盤,蛇蟲鼠蟻。

江湖百年來前所未有的熱鬨,武林各階層歡聚一堂,體現的淋漓儘致,不亦樂乎。

縱使每天都有人死於非命,縱使每天都有刀光劍影,血濺七步,但依舊抵擋不住武林大會對江湖中人的強烈誘惑,更改變不了江湖中人對它的狂熱與追捧。

今日的華山鎮,已變成英雄地、名利場,江湖人的天堂,俠客們的極樂世界。

幾乎在鎮中遇到的每一個人,身上都散發著一股由內至外的亢奮與激越。臉上皆洋溢著一抹發自心底的嗜血而貪婪的獰笑。

這裡是華山鎮,這裡是武林大會,這裡是江湖。

天色擦黑,柳尋衣如前幾日一樣,在淩青的陪同下走出客房,穿過擁擠的樓梯,混入熙熙攘攘的客棧大堂。

他們費儘九牛二虎之力,方纔找到一張空桌,將嗓子幾乎喊的嘶啞,依舊蓋不過喧聲震天的吵鬨。隻能憤而起身,揪住一名夥計,麵對麵地吩咐他上些酒菜。

即便如此,淩青仍要給出不少賞銀,才能換來一頓較為豐盛的晚飯。

若是隻給飯錢不賞銀子,隻怕等到夜半子時,也未必能端上一個饅頭。

無奈,客人太多,七星樓的內至廚子夥伕,外至跑堂夥計,統統捉襟見肘,應接不暇。

“黑執扇,先喝杯酒水潤潤嗓子。”

淩青端起酒壺,為柳尋衣斟滿一杯渾濁不堪的米酒,抱怨道:“這裡平日連鬼影都冇有,而今卻變成香餑餑,就連夥計都擺起譜來。”

“淩兄,你聽他們說什麼?”

柳尋衣漫不經心地端起酒杯,一邊小酌,一邊豎起耳朵,細細聆聽旁邊幾桌七嘴八舌的閒談。

“這些人天天扯淡,無外乎又遇到什麼高手……”

“噓!”

不等淩青把話說完,柳尋衣突然打斷道:“他們說……今天有許多人冇有拿到請帖。”

“拿不到請帖?武功不濟唄!”

“不是。”柳尋衣放下酒杯,道,“因為請帖發完了。”

“什麼?”淩青聞言一嗆,險些將嘴裡的酒菜噴出來,“請帖還能發完?”

“論劍台規模不大,不可能容納這麼多人上去觀戰。”柳尋衣笑道,“看來沈老爺早有打算,就連派發多少請帖都算好了。”

“今天剛九月初三,請帖便發完了。接下來還有好幾天,又該如何?”淩青詫異道,“至今仍有不少人朝華山趕來,如果冇有請帖,他們如何上山?”

聞言,柳尋衣的眼中悄然閃過一抹詭譎之意,似笑非笑地說道:“如果不能通過正經手段得到請帖,難保不會有人動歪心思。”

“黑執扇的意思是……有人敢搶請帖?”

柳尋衣笑道:“也不一定是搶,或許還有彆的法子。”

“什麼?”

“比如……”

“來來來!各位上眼,瞧一瞧、看一看!剛出爐的武林大會請帖,熱乎燙手,貨真價實,一千兩一張,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!哈哈……”

柳尋衣話未出口,大堂中突然響起一道滿含戲謔的吆喝叫賣。

其聲亮如洪鐘,底氣十足,瞬間蓋過嘈雜喧鬨,惹得眾人紛紛側目觀瞧。

柳尋衣忽覺聲音似曾相識,不禁眉頭一皺,待他抬眼張望,但見一個膀大腰圓、膘肥體壯的大胖子,此刻正滿臉奸笑地站在桌子上,手裡還舉著厚厚一遝請帖。

一見此人,柳尋衣的臉色登時一變,一抹難以名狀的激動之色瞬間湧入他的眼中。

“那是……‘鬼見愁’秦苦?”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