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8章 泥中隱刺

-

有道是“天下冇有不透風的牆”。

今日上午,發生在賢王府的一場鬨劇不脛而走,半天時間已在洛陽一帶傳的沸沸揚揚。

其中,有關柳尋衣在油鍋前臨危不亂,化險為夷的訊息,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,成為洛陽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。

黃昏時分,本已收拾好行囊,準備逃離洛陽城的趙元一行人,得知柳尋衣轉危為安後,紛紛暗鬆一口氣。

隻要柳尋衣不死,趙元等人亦無性命之虞,可以安心留在洛陽城靜觀其變。

丹楓園,湖心亭。

趙元遙望著湖水微瀾,目光深邃,神情莫名,好似劫後餘生的慶幸,又好似一波三折的惆悵。

氣色虛弱的仇寒和鬱鬱寡歡的秦衛站在一旁,與趙元一道眺望湖麵,同樣不知在思量些什麼?

“今天上午的事,你們作何感想?”

突然,趙元的聲音自亭中響起,率先打破略顯壓抑的沉默。

聞言,秦衛與仇寒對視一眼,臉上皆是一抹苦澀之意。

“這裡冇有外人,你們但說無妨!”

在趙元的催促下,秦衛硬著頭皮回道:“雖然事出突然,但柳兄反應及時,隨機應變,好在有驚無險,順利躲過一場劫難。”

“不錯!”仇寒附和道,“今日之事,足見柳尋衣智勇雙全。換做是我,恐怕早已被洛天瑾扔下油鍋,炸的屍骨無存。”

趙元眉頭一挑,反問道:“你們的意思是……本侯應該記他一功?”

“這……”

聽趙元的語氣十分古怪,秦衛與仇寒不禁心中一驚,到嘴邊的話不約而同地嚥了回去。

其實,在秦衛和仇寒的心裡,柳尋衣逢凶化吉自是立下大功。但看趙元此時的態度,似乎他並不這樣認為。

“柳尋衣臨危不亂自然值得稱讚,但本侯想不明白,當洛天瑾將洵溱的生死交由他決定時,柳尋衣為何不趁機除掉禍害,反而心慈手軟,放她一馬?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柳尋衣明知洛天瑾和少秦王的陰謀,更明白二人聯手對朝廷的危害何其巨大。”趙元補充道,“洵溱身為少秦王安插在洛天瑾身邊的眼線,必是一位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。如果柳尋衣殺了洵溱,少秦王必會與洛天瑾產生間隙。即使不能阻攔他們造反,也能拖延一些時日。如此一來,對朝廷百利而無一害。這個道理……莫非柳尋衣不知?”

“柳兄他……或許有自己的顧慮。”秦衛圓場道,“也許洛天瑾將洵溱的生死交由他定奪……並非真心實意,而是在考驗他。如果柳兄對洵溱出手,非但殺不死洵溱,反而自己會被洛天瑾重新懷疑。如此一來,豈非得不償失?”

“是嗎?”趙元眉頭微皺,思忖道,“可本侯為何感覺,這一次柳尋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,故意放洵溱一馬。”

“侯爺多慮了……”

“是不是多慮,何不當麵問問柳尋衣?”

未等秦衛勸解,仇寒的聲音陡然響起,與此同時,他的目光朝湖麵遠處望去。

趙元、秦衛稍稍一愣,下意識地側目遠眺,但見水麵上一葉小舟徐徐而來,船頭站立之人,正是他們心心念唸的柳尋衣。

“真是‘說曹操曹操到’!”

柳尋衣的突然出現,無疑在趙元三人心裡引起極大的震撼。

畢竟,剛剛纔被洛天瑾懷疑是朝廷內應,險些被扔下油鍋。而今一轉眼的功夫,竟如冇事人一般,堂而皇之地跑到丹楓園與他們相見。

咄咄怪事,又豈能不引起趙元的懷疑?

因此,當趙元目視柳尋衣漸行漸近的同時,眼底深處不由自主地閃過一抹狐疑之色。

不一會兒的功夫,柳尋衣登上湖心亭,船伕極為識趣地調轉船頭,片刻不歇地朝遠處劃去。

此時,柳尋衣的左手拎著無極劍,右手托著一個由竹子編成的精緻禮盒。

“拜見侯爺!”

為免“隔湖有眼”,柳尋衣隻朝趙元微微作揖,並未跪拜。

“尋衣,本侯見你安然無恙甚是欣慰。”趙元神情一換,嘴角揚起一絲和藹的笑容。

“托侯爺的福,屬下有驚無險,總算撿回一條小命。”

趙元朝柳尋衣手中的禮盒輕輕一瞥,故作漫不經心地問道:“為何來此?”

聞言,柳尋衣趕忙將禮盒呈於近前,答道:“洛天瑾派我來給侯爺送一份禮物。”

“哦?”趙元眼前一亮,似笑非笑地問道,“無緣無故,洛天瑾為何送我禮物?你可知他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?”

“洛天瑾千叮萬囑,禮盒務必由侯爺親自打開,因此屬下也不知他的意圖……”

說話的功夫,趙元已伸手將禮盒掀開。與此同時,秦衛、仇寒不約而同地向前兩步,滿眼好奇地朝禮盒內望去。

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如此精緻的禮盒內卻並無奇珍異寶,隻有一顆平凡無奇,甚至由於存放時間太久,而微微發蔫的梨子。

“這……這是什麼意思?”

一見梨子,在場所有人不禁一愣。秦衛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,將禮盒從裡到外,從上到下翻看一遍,確認盒中再無他物。

“洛天瑾究竟是什麼意思?”秦衛一臉茫然地望向柳尋衣,“無緣無故送一顆梨,莫非天氣乾燥,因此送顆梨給侯爺熬水喝?”

然而,麵對秦衛的費解,柳尋衣卻是滿眼糾結,半晌一言不發。

反觀趙元,將梨子托在手中反覆觀瞧,眼神飄忽不定,令人看不出喜怒。

“嗬嗬,看來洛天瑾已經完全相信你了。”

突然,趙元將梨子隨手扔在桌上,皮笑肉不笑地說道:“如若不然,他也不會派你來送這麼重要的禮物。”

“侯爺,這也許是洛天瑾對朝廷的一種妥協。”柳尋衣尷尬道,“他未必真的相信我,隻是不願與朝廷撕破臉罷了。”

趙元默默注視著柳尋衣,沉寂許久,方纔開口問道:“依你之見,本侯該何去何從?”

“屬下認為……這是一個和平收場的機會。既給彼此一個台階,又能保留大家的顏麵,避免難堪……”

“混賬!”

柳尋衣話音未落,趙元竟毫無預兆地大發雷霆之怒,一掌將桌上的梨子拍成碎末爛汁,登時將柳尋衣三人嚇的臉色一變。

“柳尋衣,你可知僅憑你剛剛那句話,本侯便可治你一個‘通敵叛國’的死罪!”趙元怒氣沖沖地指著柳尋衣的鼻子,再也顧不上天機侯的體麵,劈頭蓋臉地訓斥道,“和平收場?避免難堪?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?你以為洛天瑾犯的是偷雞摸狗的小錯嗎?他可是密謀造反!‘密謀造反’四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麼,你到底明不明白?眼下,大宋內憂外患,朝廷需要中原武林的鼎力支援,洛天瑾身為武林盟主,不比尋常草莽,因此皇上可以對他格外開恩,給他一些恩典,甚至是特權。縱使他殺人放火,謀財害命,朝廷也可以對他網開一麵,既往不咎。但現在說的不是殺人放火,而是密謀造反!洛天瑾要造大宋的反,你竟大言不慚地談什麼‘和平收場’?柳尋衣,本侯看你真是越來越糊塗了!”

柳尋衣誠惶誠恐,連忙賠罪:“侯爺息怒,是屬下失言……”

“不!你冇有失言,恰恰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。”趙元慍怒道,“你是不是盼著朝廷收手?盼著改朝換代?如此一來,你便能封王拜相,坐享榮華富貴?”

此言一出,柳尋衣登時身子一僵,羞憤道:“我敢對天發誓,絕無此等悖逆之心……”

“等等!”

一頭霧水的秦衛愣愣地望著趙元和柳尋衣,錯愕道:“侯爺、柳兄,洛天瑾不過送來一顆梨子,何至於讓你們大動肝火?莫非這顆梨子有什麼特殊含義?”

“秦兄或有不知,梨……暗指‘彆離’。”柳尋衣解釋道,“而用來裝它的禮盒由竹子編成,‘竹’諧音為‘逐’,暗指‘驅逐’。二者合而為一便是……逐離。”

“逐離?”秦衛大吃一驚,詫異道,“說來說去,原來洛天瑾的意思是驅逐我們離開?”

“正是。”柳尋衣點頭道,“由此說明,洛天瑾已徹底失去與侯爺僵持的耐心。”

“他當然希望我們離開,省的留在這裡阻礙他的造反大計。”仇寒冷聲道,“但越是這樣,我們越不能走。”

“我是替侯爺的安危著想!”柳尋衣急聲道,“侯爺曾教導我們,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,尤其要做好最壞的打算。如今,最壞的打算無疑是洛天瑾欲擒故縱,他已知曉我是朝廷的內應。如此一來,我們再想對付他,勢必難如登天……”

見柳尋衣言之鑿鑿,趙元不禁輕歎一聲,苦澀道:“三思而後行固然冇錯,但你也要知道‘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’的道理。”

“我明白!”柳尋衣苦口婆心地勸道,“但眼下未必是時機,極有可能是危機。今日之事,我心裡有太多疑惑想不明白,洛天瑾突然對我網開一麵,著實令我困惑不已。”

仇寒眉頭一皺,遲疑道:“你在擔心什麼?”

“我也說不清楚,但我總有一種感覺,洛天瑾放過我,絕非相信我,而是在謀劃一個更大的圈套,等著我們往裡鑽。”柳尋衣為難道,“洛天瑾做事一向謹慎,向來疑人不用,如今雖冇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我是朝廷的內應,但同樣冇有鐵證證明我不是內應。依照洛天瑾的性格,即便不殺我,也應將我囚禁起來,斷不會當做無事發生。因此,我懷疑洛天瑾彆有所圖。我的建議是……暫時放棄對洛天瑾的一切部署,待從長計議,權衡利弊之後再做定奪……”

“不!”

趙元神情一稟,正色道:“尋衣,本侯相信你對朝廷忠心不二,也相信你的顧慮是替本侯著想,斷無惡意。但本侯身負皇上重托,此事不僅僅關係到東府在朝廷的地位,更關係到大宋江山的生死存亡,因此絕不容失,更不容退縮。否則非但你我人頭不保,甚至連丞相大人乃至皇上,都會受人奚落,顏麵儘失。因此,要麼招安、要麼平叛。除此之外,絕無第三條路可走!”

“可是……”

“不必多言!本侯心意已決,既然今天隻是一場虛驚,說明上蒼庇佑,助我大宋度過難關。因此,一切依計行事,任何人不得再動搖軍心。違令者,斬!”趙元臉色一沉,不容置疑地下令道,“爾等不必杞人憂天,更不必庸人自擾,隻管各司其職,儘心辦差。出現任何差錯,皆由本侯一人承擔!”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