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3章 彆鶴離鸞(三)

-

隻此一言,令柳尋衣刻不容緩的步伐陡然止住,同時令他微微張開的雙臂硬生生地僵在半空,滿含激動與喜悅的笑容更是瞬間凝固。

一時間,手足無措,呆若木雞。

一句“柳大人”,宛若一記重錘,將柳尋衣的心打入十八層地獄,將其人推離十萬八千裡之外,遙不可及,形同陌路。

霎時間,五臟俱焚,痛不欲生,兩行清淚抑製不住地流淌下來。

這一次,柳尋衣是徹徹底底的因痛而哭,心疼的難以呼吸,生不如死。

柳尋衣強忍著心中的陣陣酸楚,難以置信地望著既熟悉又陌生的趙馨,哽咽道:“馨兒,你叫我……柳大人?”

“是,柳大人!”

趙馨目不斜視地望著柳尋衣,雖然她故作堅強,但柳尋衣仍能透過她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,洞穿其內心的猶豫與糾結。

此時,聽到屏風後的對話,坐在外間的趙元四人,除趙禥麵露苦澀外,其他三人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,同時心裡暗鬆一口氣。

“是……”見趙馨一本正經,柳尋衣落淚無聲,收回雙臂的同時緩緩跪倒在地,悲憤道,“下官柳尋衣……拜見馨德公主。”

“柳大人請坐!”

似乎被柳尋衣的淒楚深深觸動,趙馨的嬌軀微微一顫,臉色稍變,迅速收回自己的目光,轉而朝桌上一指,輕聲道:“我沏了一壺茶,請柳大人品嚐。”

“謝公主,下官不渴……”

柳尋衣的眼睛一刻不離趙馨,每看一眼,心裡便多痛一下。可即便如此,他仍捨不得挪開半寸。

“這是皇宮裡的貢茶,平日你喝不到。”

趙馨不顧柳尋衣的婉拒,自顧斟出一杯,輕輕推到柳尋衣麵前。

“謝公主……”

當心不在焉的柳尋衣下意識地瞥向茶杯時,杯中的一幕卻令他眼神一變,匆忙抬頭看向諱莫如深的趙馨。

杯中,分明是清澈見底的白水,根本不見半片茶葉。

“柳大人,秦衛告訴我,你與潁川的一位女子拜堂成親,後又與洛陽的一位女子眉來眼去,糾纏不清,甚至當眾定下婚約。”趙馨望著忐忑不安,有口難言的柳尋衣,幽幽地說道,“真是風流少年時,性情真本色。”

聞言,柳尋衣大驚失色,忙道:“其實……”

“不必掩飾,你的為人……我早已看的一清二楚。”趙馨伸手一指杯中的清水,打斷道,“我早知你‘本色’如此,因此對你朝三暮四的訊息……一點也不奇怪。”

當趙馨說出“本色”二字時,柳尋衣下意識地望了一眼杯中的清水。思量片刻,恍然大悟,登時麵露喜色,連連點頭:“公主明鑒!”

杯中清水無色無味,趙馨藉此暗指柳尋衣的“本色”,寓意其本色清白。

見趙馨對自己如此信任,柳尋衣心中歡喜更甚,眷戀更甚,同時憂鬱更甚。

與此同時,趙馨聽到柳尋衣的親口回答,眼中的淚水再也忍不住,如黃河決堤般簌簌而下。

見狀,柳尋衣忽覺心痛如絞,下意識地朝趙馨走去。

然而,趙馨卻再一次揮手止住他的步伐,在柳尋衣關切的目光下,伸出芊芊玉指在茶杯中輕輕一沾。以水為墨,行雲流水般在桌上寫下一行娟秀小字。

“小心隔牆有耳。”

柳尋衣下意識地回望一眼屏風,而後心有不甘地默默點頭。

“如此甚好,從此你我再無瓜葛。”

趙馨拂袖將桌上的水漬擦乾,語氣平淡無奇,聽不出一絲喜怒。

趁此機會,柳尋衣迅速沾水在桌上寫下一行字:“我帶你走!”

寫罷,柳尋衣將熾熱而堅毅的目光投向趙馨,見她遲遲不語,又沾水寫下另一行字:“我們遠走高飛,遠離是是非非。”

麵對柳尋衣的苦苦哀求,趙馨仍默默垂淚,不作表態。

“能得到公主體諒,下官……死而無憾。”柳尋衣話裡有話地說道,“不久前,下官害死武林盟主,中原武林人人視我為不共戴天的死敵,他們甚至不惜冒著性命之虞潛入臨安城,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報複我。不怕公主笑話,下官傷了公主的心,如今已受到懲罰,小命恐怕朝不保夕……”

聞言,趙馨不禁心頭一緊,驀然抬首,淚眼汪汪地望著滿臉柔情的柳尋衣,黛眉微蹙,口中一邊說著:“是你咎由自取!”手指一邊顫顫巍巍地在桌上寫下“當真”二字。

字跡十分潦草,足見趙馨內心不安。

如此性命攸關的大事,柳尋衣卻隻是淡然一笑,緩緩點頭。

見狀,趙馨下意識地用手捂住自己的口鼻,以防驚撥出聲。同時她的眼中佈滿擔憂之色,神情更是惴惴不安。

趙馨欲開口追問緣由,卻又礙於眼下的局勢不得不說一些冷嘲熱諷的風涼話。

柳尋衣明白趙馨的心思,故而朝她露出一個寬慰的笑容,同時用手指在桌上寫下:“放心”二字。

“公主即將遠嫁蒙古,日後成為蒙古王妃,下官……替公主高興。”柳尋衣話中有話,臉上的笑容愈發慘然。

然而,無論柳尋衣如何岔開話題,趙馨始終眼神急切地凝視著他,似乎在追問他如何度過此劫。

見狀,柳尋衣再次用手指寫下“放心”二字。

可這一次他尚未寫完,趙馨已揮袖將水漬擦的一乾二淨,同時看向柳尋衣的目光中擔憂更甚,急迫更甚,乃至夾雜著一絲惱怒之意。

見趙馨如此關心自己的死活,柳尋衣的心中既感動又淒楚,他伸手沾水,欲再次寫下“放心”,結果隻寫到一半,便被趙馨奮力抹去。

“柳尋衣,雖然你是咎由自取,但畢竟是為朝廷辦差。”忍無可忍的趙馨終於打破沉默,直言向柳尋衣逼問,“你打算如何解決麻煩?”

“怎麼?公主想幫我?”

當柳尋衣問出這句話時,手指輕輕點了點“遠走高飛”四個即將乾涸的大字,同時看向趙馨的眼中充滿緊張與期待。

趙馨的眼神悄然一變,眉宇間湧現出一抹極不自然的躊躇之意,遲遲冇有開口。

柳尋衣的心中生出一抹不祥之感,在趙馨遲疑不決的態度下,心急如焚的他再度用手指點了點“遠走高飛”四字,心情愈發緊迫。

在柳尋衣的再三催促下,趙馨眼眸輕抬,不知何時?她的眼中已蒙上一層薄薄的淚霧。

見此一幕,柳尋衣登時麵露駭然,詫異道:“公主,你……”

“好歹……是一條人命。”趙馨緊抿下唇,拚命抑製著淚水,她不敢直視柳尋衣那雙熾熱的眼眸,宛若一個做錯事的小姑娘,扭扭捏捏,慌慌張張,斷斷續續道,“平日,我連一隻螞蟻都不捨得殺害,如今……又豈能枉顧人命?”

趙馨話裡有話,儼然另有所指。

柳尋衣洞若觀火,瞬間明白趙馨的弦外之音。她口中的“人命”並非指柳尋衣,而是指朝廷百官及大宋子民。

換言之,趙馨不想和柳尋衣遠走高飛,因為她不希望大宋因其受難。

真想不到,癡情最後,糊塗的人是柳尋衣,而清醒的人卻是趙馨。

望著愁腸百結,淚珠千行的趙馨,柳尋衣心如刀割,柔腸寸斷。

他知道,趙馨對他說出這番話定是深思熟慮,而非意氣用事。她能鼓足勇氣向柳尋衣表明心跡,背後不知經曆過多少苦痛糾結,多少猶豫掙紮。

因此,柳尋衣縱使大失所望,縱使心有不甘,縱使怒不可遏,也斷不能說出半句責備、傷害趙馨的言辭,更不能動搖她好不容易堅定的決心。

常言道“巾幗不讓鬚眉”。今日的趙馨,無疑比柳尋衣更加深明大義,顧全大局。

“柳大人,你……明不明白?”

趙馨的聲音將心如死灰的柳尋衣從迷幻拽回現實,他愣愣地望著淚如泉湧的趙馨,心臟彷彿被人死死攥住一般,痛苦而不能緩解,壓抑而不能釋放。

在趙馨滿含愧疚與不捨的注視下,柳尋衣含淚而笑,緩緩點頭,悲慟道:“多謝公主關心,下官……自有解決的辦法。公主馬上要去蒙古和親,該準備的……可否準備妥當?和林不同於臨安,在那裡吃的、喝的、用的……統統和我們不一樣,氣候也與江南大不相同。你從小在臨安長大,從未去過那麼遠的地方,此番遠嫁……千萬保重自己的身體,多帶一些貼身物件,以免到了草原……處處擎肘,事事不慣。”

一番發自肺腑的關心叮嚀,惹得柳、趙二人彼此“相視”淚眼,久久無語凝噎。

柳尋衣難掩心中之痛,欲伸手去牽趙馨的玉手,但手伸到半空卻又忽然停滯。

這一次,並非趙馨阻止他,而是他主動罷手。

愁山悶海,另楚寒巫。肝腸寸斷,涕淚交流。

柳尋衣和趙馨無論如何都料不到,他們的結局竟會如此淒楚。

也許,他們早已料到,二人的結局必將如此無奈。

“砰砰砰!”

恍惚之際,外間忽然有人敲打屏風。緊接著,錢大人滿含戲謔的刺耳聲音,極不合時宜地幽幽傳來。

“香已燃儘。公主,該回宮了!”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