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2章 長線大魚(二)

-

“恕洪某直言,大小姐此言……未免有失偏頗。”洪寺按捺不住內心的羞憤,放膽直言,“這幾天,我們要人給人、要錢給錢,他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。如果這樣仍算刁難,恐怕世上就冇有順風順水的事……”

“不必叫屈!”洵溱打斷洪寺的抱怨,“我承認,這幾天你們確實受了不少委屈,也做了很多事。畢竟,以前隻有你們差遣彆人,何曾受人差遣?一時難以適應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
“多謝大小姐體諒……”

“但是!”未等四人道謝,洵溱突然話鋒一轉,沉聲道,“你們難以適應不代表可以陽奉陰違,更不代表可以在暗地裡耍心機、使手段!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上京四府的名冊賬目明明井井有條,你們卻故意打亂順序,拆的七零八碎,再派一些什麼都不懂的人送到柳尋衣手裡,讓他一問三不知,是不是?”洵溱毫不客氣地揭穿四人的鬼蜮伎倆,冷笑道,“你們不要告訴我,那些亂七八糟的賬本是老鼠咬的,亦或是家裡進賊。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四位早已老大不小,而且都是有身份、有地位的豪傑,為何耍小孩子的把戲?殊不知,為了理清那些雜亂無章的賬本,柳尋衣和潘姑娘已連續幾天幾夜冇有閤眼。”

麵對洵溱義正言辭的叱責,袁孝四人麵麵相覷,啞口無言。

書房內的氣氛變得愈發壓抑,難以忍受的雷震索性將心一橫,憤憤不平地說道:“我聽說柳尋衣從來不用我們推薦的人,而是從新招募的年輕弟子中挑選一些毛頭小子替自己辦差,此事……對我們也是一種羞辱。”

“你不提此事,我險些忘了!”洵溱哼笑一聲,揶揄道,“你們推薦的人一個比一個油滑,一個比一個懶惰,他們是真心實意地幫柳尋衣做事嗎?我看不然,這些人分明是你們派去搗亂的!”

“大小姐明鑒,我們絕無此意……”

“如果不是你們故意安排,則是那些人天性奸猾,不堪大用。”洵溱不屑道,“既然你們推薦的人都是酒囊飯袋,柳尋衣親自招募一些好手又有何不可?”

“我們言出肺腑,大小姐一字不聽。柳尋衣掛羊頭賣狗肉,大小姐卻處處袒護,好冇道理……”

“砰!”

“說起‘掛羊頭賣狗肉’,十個柳尋衣綁在一起也不及你們的萬分之一。”

麵對避重就輕,反覆狡辯的四人,忍無可忍的洵溱拍案而起,直言不諱:“彆以為你們做的‘好事’我一無所知。這些年,你們是不是拿著少秦王的錢中飽私囊?是不是巧立名目,向少秦王虛報收支?是不是揹著少秦王在東北做出許多出格的事?”

“嘶!”被洵溱毫無預兆地咄咄逼問,猝不及防的四人登時表情一僵,眼神開始變得惶惶不安。

“勾結官府欺壓百姓,縱容手下強取豪奪。表麵上都是正當生意,一年到頭賺不了仨瓜倆棗。可私底下卻開賭坊、開青樓,上下勾結無所不用其極,非但坑蒙拐騙,甚至逼良為娼!”洵溱冷聲道,“你們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阻撓西律武宗,反對進入中原,攻訐柳尋衣,無非是擔心你們那些見不得光的醜事大白於天下,自己的逍遙日子一去不返。哼!天作孽猶可違,自作孽不可活!若非念及你們對少秦王忠心耿耿二十餘載,想給你們一次迷途知返的機會,我才懶得管這些破事。任你們上下其手,自作聰明,等柳尋衣查出你們的‘爛賬’,傳到少秦王的耳朵裡……會有什麼後果你們心裡清楚。”

“這……”

洵溱的開門見山令袁孝四人心驚膽戰,神湛骨寒。

躊躇良久,袁孝硬著頭皮朝洵溱拱手一拜,苦澀道:“實不相瞞,我們……這些年確實做過一些出格的事,但……絕非我等本意,而是形勢所迫。常言道‘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’。既然我們意在擴張勢力,就不能獨善其身,必須迎合一些利慾薰心的權貴。換言之,我們必須和他們臭味相投,如此才能博取他們的信任,將上京四府發揚光大……”

袁孝一邊吞吞吐吐的辯解,一邊細細觀察洵溱的反應,又道:“但我們敢對天發誓,無論做過多少出格的事,都是為輔佐少秦王成就大業,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叛逆之心。”

“你們最好永遠記住今天的誓言。”洵溱麵無表情地注視著惴惴不安的四人,彆有深意地說道,“今天我姑且相信你們情非得已,也不再追究你們犯下的過錯。但從今往後,我不希望類似的事再發生在你們身上。畢竟,你們陰溝裡翻船,少秦王會很難過。”

“一定!一定!”見洵溱鬆口,四人無不如釋重負。嚴順猶豫再三,戰戰兢兢地問道:“柳尋衣萬一查出什麼……”

“放心!就算柳尋衣查出問題,我也會設法替你們遮掩,不會將事情鬨到少秦王那裡。”

“大小姐高義,我等感激不儘!”

“記住!少秦王從來不會虧待自家人,隻要你們赤膽忠心,無論想要什麼……少秦王都會毫不吝惜地給你們,金山銀山更是微不足道。”

“大小姐所言極是……”

“既然說到這裡,我索性將話挑明,省的日後再生間隙。”洵溱神情一稟,正色道,“西律武宗乃少秦王親手佈下的一盤大棋,柳尋衣更是這盤棋中極其重要的一顆棋子。因此,事關西律武宗與柳尋衣的事,所有人必須令行禁止,並且心悅誠服,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異心。如若不然,就算你們是追隨少秦王二十幾年的心腹,也斷無情麵可講。”

“嘶!”

洵溱此言分量極重,直令袁孝四人心頭一顫,麵露駭然。

“其實,我知道你們心有鬱結。雖然嘴上不說,但心裡一直過不去那道坎。”見四人臉色古怪,似是有口難開,洵溱的語氣漸漸變得柔和幾分,“除了擔心柳尋衣查出你們的醜事外,對他出任西律武宗副宗主一事,同樣耿耿於懷。”

“大小姐明鑒!”

“也罷!難得我們開誠佈公,我索性幫你們解開心結。”

“大小姐的意思是……”

“論年紀,你們大我一輪有餘。論輩分,我應該叫你們一聲叔父。論功勞和資曆,你們更是遠勝於我。”洵溱環顧四人,淡淡地說道,“因此,有些事我也不必隱瞞。與此同時,我希望你們聽後可以明白少秦王的良苦用心,不要再因為眼前的一點點得失和柳尋衣明爭暗鬥。”

“敢請大小姐示下。”

“除擔心東窗事發外,你們悒悒不樂無外乎三道癥結。”洵溱美目一轉,不急不緩地說道,“其一,西律武宗。其二,涉足中原。其三,柳尋衣。”

“不錯!”雷震毫不避諱地接話,“此三道癥結我曾不止一次地追問大小姐,但大小姐每一次都含糊其辭……”

“倘若我將三道癥結解釋清楚,你們能否摒棄成見,全心全意效命於西律武宗,聽命於柳尋衣?”

“若能解釋清楚,而且合乎情理,我等自當摒棄一切成見。”洪寺鄭重其事地應道,“畢竟,上京四府也好、西律武宗也罷,皆是為少秦王效命。我們食君之祿,自當忠君之事,擔君之憂。”

“說得好!”洵溱欣慰道,“既然如此,我也不再兜圈子,先向四位解釋一下究竟何為西律武宗?”

“上京四府合而為一,是為西律武宗,對否?”

“對,但不全對。”麵對雷震的試探,洵溱故作高深,“其實,西律武宗的‘西’指的是‘西域大遼’、‘律’指的是‘耶律皇族’、‘武’指的是‘武林高手’、‘宗’指的是‘集之大成’。合在一起,西律武宗就是大遼皇族麾下,集天下武林高手之所在。”

“嘶!”

此言一出,四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。

“聽大小姐的意思……”袁孝思忖道,“西律武宗不止是上京四府的結盟?”

“當然!”洵溱不可置否,“上京四府改稱‘中原四大分舵’。換言之,你們隻是西律武宗的一部分。”

“這……”雷震好奇道,“除我們之外,還有誰?”

“眼下,西律武宗隻有上京四府的人馬。”望著略顯失望的四人,洵溱狡黠一笑,又道,“不必失落,其實少秦王早有計劃。一旦西律武宗的名號正式打響,三個月內,我們的勢力將至少擴大一倍。”

“此言怎講?”嚴順一臉狐疑,“莫非少秦王早已物色好其他人選?”

“當然!”

“誰?”

“現在的‘西域三教’,即是未來的‘西域三大分舵’。”洵溱的眼中精光閃爍,言辭愈發諱莫如深,“天葬峰、玲瓏海、金輪寺不日將併入西律武宗,其中不乏一等一的高手。除此之外,我們計劃在漠北、雲貴、吐蕃乃至海外諸島陸續擴張分舵,廣募良才。少秦王意在將天下武林高手、能人異士彙聚一堂,一起為大遼效力!”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