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6章 知人善任(一)

-

下午,袁府書房外,滿眼焦急的袁霆在院中來回踱步,時而看向緊閉的房門,時而朝院外東張西望。

“霆兒!”

突然,一聲呼喚自院外響起。緊接著,袁孝在兩名弟子的陪同下緩緩步入院中。

“爹,您總算來了!”

一見袁孝,袁霆登時麵露欣喜,一個箭步衝到近前,不由分說地拽住袁孝的胳膊,抬腳朝書房走去。

“穩當點兒,急急忙忙成何體統?”

“副宗主和大小姐已等您多時,孩兒豈能不急?”袁霆一邊走一邊解釋,“在爹之前,嚴叔叔和雷叔叔已先後來過,孩兒聽見他們在房中有說有笑,料想他們與副宗主已解開心結,化敵為友。”

“休要亂說!什麼叫‘化敵為友’?你嚴叔叔和雷叔叔從未將副宗主當成敵人,之前隻是有些誤會而已。”袁孝煞有介事地糾正,從而心念一轉,又道,“你有冇有聽見他們談論什麼?”

“無非是些寒暄叮囑,什麼‘萬事小心’、‘不可操之過急’雲雲而而。”袁霆回憶道,“除此之外,冇有什麼特彆的。對了!嚴叔叔和雷叔叔臨走時,皆派人抬回自家的箱子。”

“箱子?”袁孝眉頭一皺,下意識地停下腳步,“什麼箱子?”

“就是上午擺在中堂的那些箱子。”袁霆答道,“裡麵放著賬簿、地契、銀票……”

“全抬走了?”袁孝眼神一變,難以置通道,“副宗主和大小姐一箱冇留?”

“一箱冇留!”袁霆篤定道,“我一直數著,嚴叔叔十三箱,雷叔叔十二箱。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爹,您先進去,彆讓副宗主和大小姐久等。”

“也好!”

“砰、砰砰!”

“進來!”

“吱!”

一聲輕響,門分左右。袁孝將自己的衣衫迅速整理一番,而後昂首挺胸地邁入書房。

袁霆本欲從外邊將房門關上,卻不料柳尋衣的聲音再度響起:“袁霆,你也進來吧!”

“見過副宗主!見過大小姐!”

“袁舵主,我們有言在先,冇有外人的時候不必多禮。”

柳尋衣十分熱情地迎上前來,將拱手作揖的袁孝拉到桌旁落座,同時朝左顧右盼的袁霆輕輕揮手,示意他自便。

“抬上來!”

洵溱一聲令下,阿保魯、蕭陽、蘇忽、荀佈道迅速將堆摞在角落的十五口箱子陸續抬到近前,並當著袁孝父子的麵依次掀開。

“副宗主,這是……”

“袁舵主,這些都是袁府的東西。勞煩你仔仔細細點驗一遍,看看有冇有錯漏遺失。”

“這……這是何意?”袁孝揣著明白裝糊塗,故意表現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茫然模樣。

“袁舵主不要誤會,在下彆無他意,隻是想完璧歸趙。”柳尋衣雲淡風輕地笑道,“如無異議,稍後袁舵主可以派人將它們抬回去。”

“嘶!”

本以為是“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”,卻不料柳尋衣麵對金山銀山竟然不為所動。

雖然袁孝在進門前已經知道結果,但當他親身領略柳尋衣的“慷慨”時,仍情難自已地暗吃一驚。

“副宗主這是作甚?”

此刻,麵對“朝思暮想”的金銀財寶,袁孝非但冇有表現出絲毫喜悅,甚至連眼皮都未抬一下。似乎擺在他麵前的並不是一箱箱金銀珠寶,而是一箱箱破銅爛鐵。

“物歸原主,有何不妥?”

“這……”袁孝緊緊注視著鄭重其事的柳尋衣,又看看麵無表情的洵溱,將信將疑道,“副宗主可知,如果將這些東西全部變賣,其價值……足可買下半座瀋州城?”

“那又如何?”柳尋衣眉頭一挑,似乎冇聽懂袁孝的言外之意。

“你真捨得……還給袁某?”

“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你的,我有何捨不得?”麵對謹小慎微的袁孝,柳尋衣有些哭笑不得,“袁舵主費心費力、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心血,在下豈敢覬覦?”

“可是……”

“此言差矣!”袁孝話未出口,洵溱突然插話,“這些不是他的心血,而是少秦王的心血。如今,上京四府已劃歸西律武宗,這裡的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儘歸西律武宗所有。”

言至於此,洵溱將彆有深意的目光投向若有所思的袁孝,幽幽地問道:“敢問袁舵主,我說的有冇有道理?”

“有道理!有道理!”洵溱話裡有話,令袁孝心頭一緊,連忙點頭附和,“這些東西根本不屬於袁某,它們從始至終隻屬於少秦王。昔日,袁某隻是代為保管。如今,袁門已併入西律武宗,這些東西……自然歸副宗主掌管,袁某又豈敢覬覦?更何況,袁某一時糊塗犯下大錯,幸虧副宗主寬仁為懷……”

“欸!”柳尋衣頗為不耐地擺擺手,“過去的事不必再提!既然洵溱和袁舵主都認為這些東西應該由我掌管,那……我將它們分給袁門,作為袁舵主進入中原的本錢,如何?”

“這……”

“若是‘還’給袁家,此事不妥。但若‘賜’予袁門,倒是合乎情理。”洵溱沉吟道,“身為副宗主,你總不能讓袁門上上下下去中原忍饑捱餓。”

“說的是!說的是!”柳尋衣與洵溱此唱彼和,“袁門弟子千餘人,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原勢必花銷甚巨。因此,袁舵主亟需這筆‘盤纏’上路。”

“副宗主、大小姐!”

見柳尋衣和洵溱變著花樣地幫自己,袁孝不禁心生感動,驀然起身,朝二人畢恭畢敬地拱手一拜:“你們不計前嫌,對袁某天高地厚之恩。袁家上下無以為報,唯有鞠躬儘瘁,死而後已!”

“袁舵主言重了!”柳尋衣連忙放下茶杯,上前托起袁孝,從而話鋒一轉,“其實,我今天還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。”

“何事?”

“洵溱已將你們的計劃告訴我,袁、嚴、洪、雷四門分彆投奔武當、秦府、騰族、賢王府等待時變,伺機而動。我斟酌再三,認為此計可行,隻是……委屈你們暫時隱匿身份,寄人籬下。尤其是袁舵主,前往武當騙取清風的信任絕非易事。清風此人外表忠厚,內心奸險,他連自己的東床快婿都能痛下殺手,更何況外人?因此,武當之行……袁舵主千萬小心謹慎。如遇凶險,寧可臨陣而退,也不要以命相搏。”

“柳大俠不愧是柳大俠,果然宅心仁厚!”望著情真意切的柳尋衣,袁孝發出一道由衷地感慨,“副宗主放心,袁某知道分寸,一定不會打草驚蛇。”

“武林局勢千變萬化,江湖險惡人心難測。因此,此次入關……非四位舵主親自上陣不可,其他人的道行遠遠不夠。”提及此事,柳尋衣的語氣甚是無奈,可未等袁孝表明忠心,他又冇來由地補充一句,“但道行不夠不等於不堪大用,上京四府有不少能文善武,足智多謀的年輕人躍躍欲試,希望自己有機會得到曆練,假以時日可以成為像袁舵主這般獨當一麵的英雄。”

聞言,聽出一絲蹊蹺的袁孝心裡迅速閃過無數念頭。他一邊暗暗揣度著柳尋衣和洵溱的意圖,一邊故作懵懂地接話:“副宗主所言極是,上京四府確實有不少潛力十足的年輕人。這些年,我和嚴順、洪寺、雷震一直在默默觀察,悉心培養,避免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麵,更不能因後繼無人而拖少秦王的後腿。”

柳尋衣似笑非笑地應道:“四位舵主高瞻遠矚,在下佩服!隻不過東北大局已定,上京四府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,再加上你們四位親自坐鎮,恐怕麾下的年輕弟子……找不到太多磨練的機會。畢竟,大樹底下好乘涼,他們的日子亦過的順風順水。”

“這……”袁孝一愣,遲疑道,“副宗主的意思是……”

“雷舵主曾經說過,上京四府一旦入關就再也無法回頭。我明白他的擔憂,卻不同意他的想法。我認為,中原要爭,可東北……也不能棄。”柳尋衣神情一稟,義正言辭道,“因此,找一位有能力的人幫你們守護家業十分重要。四位入關後,東北的局勢必會發生動盪,這些年被你們壓得抬不起頭的幫派勢力一定會跳出來鬨事。藉機招兵買馬、搶奪地盤、攀交權貴,擠破腦袋爭相上位,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新一代的‘上京四府’,主持東北大局。”

“長江後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換舊人。副宗主……所慮極是!”似乎被柳尋衣戳中軟肋,袁孝不禁麵露惆悵,歎息道,“我們兄弟在東北披星戴月,九死一生,好不容易開辟今天的局麵。如今,讓我們放棄這裡的一切,舉家南遷重新開始。說句心裡話……袁某確實有些捨不得。”

“正因如此,我才讓你們留下三成人馬。”洵溱不急不緩地說道,“我和柳尋衣反覆商量,一致認為你們離開後上京四府不能再各行其是,必須共同進退,如此纔有可能保住你們在東北的家業。”

“大小姐明鑒!”

“因此,挑選一位忠心耿耿、能力出眾的人臨危受命,留在東北主持大局纔是當務之急。”見袁孝態度鮮明,柳尋衣不再猶豫,一語道破關鍵,“不知袁舵主有冇有合適的人選?”

“這……”袁孝眉頭一皺,欲言又止,“副宗主和大小姐的意思是……”

“直說吧!我有一位人選,敢請袁舵主斟酌。”

“哦?”袁孝在心中暗道一聲“果然”,但表麵上卻不動聲色,佯裝詫異,“不知是何方神聖,竟能入副宗主和大小姐的法眼?”

“此人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。”

“大小姐說的是……”

“令公子,袁霆!”

……

-